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

德國田園古堡蜜月行~羅曼蒂克大道的起點:烏茲堡(上)

第二天 5/24(日)


到德國的第一個目的地,是在法蘭克福(Frankfurt am Main)東方偏南,相距約120km的烏茲堡(Würzburg),車程約80分鐘。

機場所在的城市法蘭克福是德國也是歐洲重要的金融中心,在德國現今的行政區是屬於黑森州(Hessen);而烏茲堡則屬於巴伐利亞州(Bavaria)。

此次在德國大部分的景點都是在巴伐利亞州境內,巴伐利亞也是德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州,以前曾是一個王國,直到普奧戰爭(Austro-Prussian War)失敗後,在西元1871年才被併入德意志帝國,現今巴伐利亞還保存其文化的獨特性,甚至當地居民還會強調自己和德國人是不一樣的(註1)。

在土風舞裡,一般被稱為“德奧舞”的“四拍子擊鞋”、“擊鞋蘭德勒”等舞,其實應該要稱之為巴伐利亞民族的舞蹈比較正確。

烏茲堡也是德國羅曼蒂克大道(Romantic Road)的起點,羅曼蒂克大道是德國很著名的觀光路線,總長約350km,其中主要城鎮都是古堡和農村,德國的地勢還滿平坦的,這條路我相信也是德國自行車愛好者必騎之路。:P

而這次行程安排在羅曼蒂克大道上的除了烏茲堡外,還有羅登堡(Rothenburg ob der Tauber)和大道的終點福森(Füssen)。

我們在烏茲堡第一個去的景點是瑪利亞堡(Festung Marienberg),這是德國烏茲堡一個顯著的地標,位在城市主要河流美因河(Main river)對面的小山丘上,美因河就是萊茵河(Rhine river)其中的一條支流。

瑪利亞堡曾經將近五個世紀(1253~1719)都是主教官邸,自古以來,一直是個防禦堡壘,所以有一層層環狀的圍牆圍繞著中心的建築,現今,則變成是一個公園和博物館。在西元1600年附近時,主教Julius Echter將堡壘重建成文藝復興的宮殿。但在三十年戰爭(Thirty Years' War)時,於1631年被Gustav II Adolf of Sweden攻占後,改建成巴洛克的型式(註2)。

停車場旁的城牆,應該算起來是第二道城牆,上方的洞就是古代戰爭時用來放武器的。

這是第二道城牆的城門,感覺還滿小的,上方的圖案,應該是古時貴族或是權力的一種象徵。

整個園區的地圖,Google Earth上也可以看的到喔~XD

這大概是用來放大砲的吧。

進門了。

旁邊這是第3道城牆。

終於看到有人住的建築物,這是Commanders’ Building。

這是第四道門。

過了第四道門,這個廣場的周圍現在都是博物館。

第五道圍牆,真是層層關卡呀~

終於進來了~後面這個圓柱狀建築大家可以猜到是什麼嗎?它是一個教堂喔,算德國有名的古老教堂之一。

老婆也想要拍一張跳起來的。

結果鞋子就這樣壞了!冏rz

回去車上換鞋時,司機還跟我說這雙鞋應該是made in China的吧?XD

接下來老婆換上made in Taiwan的La New高跟涼鞋,往後的行程,老婆幾乎都穿這個走路,made in Taiwan果然厲害!XD



註1、註2:參考維基百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